李锰:切莫迷信数据,如何正确看待国外大学录取结果
毕业生去向一直是家长衡量学校的一个重要指标,但对提供国际化课程、学生去向趋于多元的学校而言,大学录取OFFER数量,是否能代表一所学校的特色和水准?关于这点,北京北京世青国际学校校长助理、升学指导老师李锰老师谈了他的看法:对一所国际化学校来说,Offer数量并不重要,也不要把大学排名绝对化,最重要的是,要正确对待个体选择差异,充分认识海外本科阶段留学的艰巨性。
本文获世青国际教育研究中心(ID:BWYA01)授权转载。
文 | 李锰
在一个300人的择校群里分享了上周五推送的大学录取结果。瞬间,群里被家长们贴满了各种学校的大学录取:公办的、民办的、纯外籍的、来源靠谱的、莫名其妙的;纷纷要求李老师来做所谓专业点评。看来,不少择校中的家长都并没有理解该如何看待一家国际化学校的录取结果。
家长可以适度功利主义地看待一家学校的大学录取结果。但要正确判断所谓牛孩儿的成就和大多数普通孩子的出路;并对本科阶段海外留学的艰巨性有充分的认识。
Offer数量并不重要
中学申请人,择校环节考察一家学校的高中办学经验和毕业生去向是符合逻辑的。但offer数量是可以忽略的指标。从规模上看,全国招生的寄宿制私校一般有300左右毕业生,公立学校国际班一般每届有200左右毕业生;走读制民办国际学校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国际移动家庭,生源流动最大,北京的此类学校,一般每届毕业生在10-60之间,毕业生个位数的学校也有。
所以单纯看offer总量意义不大。作为专业人士,也并不信任印在招生广告上的大学录取信息。群里有家长问“为什么这个国际班的毕业生统计和实际人数差距很大?”这是因为有些学校会把中途转到海外读高中,但名义上保留本校学籍的学生计入毕业班录取结果。
而上周五推送的世青学校这种-仅记录在本校完成高中阶段人数的方式更常见。例如:世青学校开设七年之久的In中美高中项目含有海外学年,学生会毕业于美国不同的公、私立高中。所以,尽管In毕业生有着相当出众的美国大学录取结果,但并未计入历年的统计。
不要把大学排名绝对化
在漫长一生中,无论多么显赫的名校,最终只是简历上短短的一行。年轻人能取得怎样的成就,只和他自己真正的热爱及努力程度有关…...
准留学生家长供奉着多版本的大学排名,选校逻辑只有一个“去尽量排名高的学校”。不少家长选择国际高中,参考目标学校的大学录取之时,也只看毕业生录取的大学排名。
不少学校发布的去向用了“专业排名”概念,用以衬托高大上。但这种描述很不专业。专业排名的惯例特指研究生院,对于本科阶段,中国留学生在北美中途转校、变更专业的比例巨大。家长去关注所谓“专业排名”意义并不大。
西方的普通大学,照样有世界级的教授。譬如,多数中国申请人不可能考虑的,排名700开外的弗吉尼亚联邦大学。它的化学系却有诺贝尔奖得主任教,多位校友获得过诺贝尔奖,奥斯卡奖;不少世界顶尖企业的创始人毕业于该校。您需要理解的是,和我们中国的大学不同,国外的名校和非名校之间并没有严格的质量鸿沟。
再者说,排名都是人写的。也就免不了偏颇,免不了成为利益链的一部分。比如,同一所大学在不同的排行榜中所占位置均不相同,甚至在同一排名系统中每年都会有巨大变化。
就读某州立大学的女生兴奋的微信我:“李老师,我们学校今年排名提升了十几位,从40多变30多名了” ;“好事儿呀,那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变化吗,你是推荐师弟师妹选你的大学对吧?” ;“真没任何变化,您千万别推荐师弟师妹来我学校,这大学人太多,干什么都排大队,想选的课都选不上,您还是建议他们选人少的私校吧”。
实事求是的说,排名的作用是参考,千万别拿大学排名当升学圣经!
正确看待个体选择差异
上大学并不是一辈子的事儿,上什么大学更不是一辈子的事儿,一个年轻人日后能否成才,取决于他的胸怀和格局......
传统教育的方式是一条直线,学校想尽一切办法把每个人排到最前面;而国际化教育是拉一条横线,让每个人去找到适合自己的队伍,让他找到他擅长而且喜欢做的事情。因此,独立思考特征更鲜明的国际学校学生,在大学选择上往往不走寻常路。
关注一家学校大学录取结果,不要只看是不是有藤校的。多数出国教育学校一届几百名毕业生,个别所谓“牛孩儿”的成功并不能反映一家学校的教育品质。一家学校把学生进入名校的所谓成功都算做自己的功劳也是不合适的,尤其是留学,我们无法忽视家庭教育的成功和父母掌握的社会资源在申请环节的巨大作用。
如果,我们功利主义的只看录取结果,也要看整体的录取情况,这间学校大多数学生的去向是什么。甚至去向校方了解学术水平最低的几个学生去到了什么大学。
择校观上,不同教育项目出身的孩子差异是巨大的。比如,在自费读顶尖大学和免费读普通名校之间,家庭条件更优越的国际教育学生,反而更多的会选择后者。“我家里还有妹妹,我老爸又不是土豪,把钱都给我上大学,我妹妹怎么办?”
这是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大概源自多元校园文化的熏陶和开明的家长群体,独立人格的培养使得不少年轻人更追求自由发展,而并不在乎世俗的眼光。排名至上是社会价值观的体现,而实用主义择校观在国际化程度高的院校里才是主流。
短期来看,年轻人读大学还是为了就业,就业前景很重要。比如李老师访问过的里诺世酒店管理学校,在排行榜里看不到,但在瑞士酒店学校阵营是响当当的字号。从就业数据看,秒杀大批世界名校。大都市读大学也是很多毕业生的首选目标,哪怕排名低一些。在大城市,实习和工作机会要多得多。
国际学校不是出国考试培训班
标准化考试整体成绩也是家长衡量学校品质的一个数据。也不得不说:孩子到学校里是来学习和成长的,不是刷分儿来的。不少中国家长把孩子上国际学校的目标,仅仅锁定为“洋高考”。
不少学校精心设置了国际化的课程,但却受到来自家长方面的压力,他们质疑学校并没有专门针对SAT和托福的应试课程。担心在已白热化的留学大潮中吃亏,让孩子旷课去外面的培训机构上课的现象相当普遍。
李老师再怎么耐心的去告诉家长,托福只是个门槛而已,绝对不是分越高越好......依旧难敌海量培训机构的渲染 “多得一分儿干掉千人”。所谓办让家长满意的教育,洋应试日渐盛行-反正家长只看结果,不在乎过程。急需有人告诉家长,什么才应该是满意的教育?
尽管西方大学对中国申请人成绩单的采信度极低。但很多国际化学校拥有国际文凭组织、西部院校联盟、美国大学理事会的认证。北京的几家民办学校还是SAT考场,他们的GPA和教师推荐信就会被西方大学采信,申请人完全可以凭借优异的日常成绩证明自己是个好学生,并不需要单纯拼标化来彰显自己的学业能力。
办学者为了迎合家长的错误观念,按照培训班的方式搞国际学校和出国班,无异于饮鸩止渴。SAT高分的学生在大一上学期就被劝退的案例也不是一两个了。有个学校9位毕业生进了同一家加拿大名校,8个被中途劝退的事件也告诉我们出得去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
充分认识海外本科阶段留学的艰巨性
高等学府是年轻人思考未来的地方。但这种美好在留学的狂热竞争中丧失殆尽,不少家庭误以为外国大学只是一个可以破解的修道院,一个能轻易跨越的边界......
对于宽进严出的西方大学来说,进得去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常青藤大学里中国留学生淘汰率25%,加州系大学亚裔国际生4年本科毕业率42%。美国本科6年毕业率仅58%......
这些毕业生最后是不是顺利完成学业了?在大学里过的怎么样?离开校园以后的事业发展怎么样?没有人关注了,反正孩子进世界名校了,办学校的和做家长的都完成任务了。
出的去也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学得成才是我们的目的。一家学校的毕业生在大学里的表现比他们进的是什么大学更有价值。
现就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生物系三年级的世青校友张祎朋同学,以其出众的学术能力,今年获评为-大学校长的荣誉学生。拥有这样的毕业生,才是一家学校的荣耀。
如果您是准留学生家长,那么不论您的孩子拿到了什么大学的offer,请为他们自豪和骄傲。被名校录取与否,不是决定因素,一个孩子的价值丝毫不在于一封大学录取通知书。请相信您的孩子已经长大成人,一个优秀的人......